close

太魯閣與泰雅族之淵源

傳說中太魯閣族以中央山脈的白石山腰上的一顆大石柱為族人之發祥地,後來遷移到現在的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族人稱此地為Truku Truwan。因人口逐漸增加,後來分為三個社群為Truku(德路固)、Tauda(道澤)、Takdaya(德奇塔雅)。

歷史上的太魯閣族曾經歸屬於泰雅族,太魯閣族的文化習俗和泰雅族略有相似,同樣是居住高山從事狩獵農耕,視彩虹為神靈橋的民族,也都有相似之Gaya祭團組織,但是兩族之語言無法完全溝通。

太魯閣族之遷徙歷史

大約在三百多年前,因人口增加,耕地及獵區分配不足,為了要尋找新的獵場及耕作地,太魯閣族的祖先開始從南投縣境陸續翻越中央山脈遷移到東部的花蓮縣境,經過奇萊山北峰到達立霧溪、木瓜溪、陶賽溪谷等區域。因為族人自稱Truku(太魯閣),所已遷移的居住地區才叫「太魯閣地區」,此為太魯閣族名稱的由來。這個地區現在為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之內。

清初之際,立霧溪流域的族人,原住在中央山脈西側,大約在十八世紀中葉,一支在濁水溪上游的部族(南投縣仁愛鄉春陽、靜觀一帶)發現中央山脈東側的廣闊原野,於是相約一起越過群峰舉族東遷,進入立霧溪河谷,遷居在今天的花蓮秀林鄉山區及萬榮鄉。

他們由西部霧社東遷而來,族人原居濁水溪上游,為尋訪獵場相率橫越群峰,越過合歡山,進入立霧溪谷各處河階地定居,居住環境則多選擇山腹中的小台地,並成聚居之小村落。他們走出了合歡越嶺古道。

再過五十年後,另一次遷徙終於產生,他們原居住在南投仁愛鄉廬山東方的溪岸,由於部族間的衝突或內鬨,分成兩隻向東移動,一支定居於現今平靜台地的周圍;另一隻則進入陶塞溪的中、上游。他們越過能高山道東部木瓜溪流域,走出能高越嶺古道。

直到清末,由於人口增加耕地又不足,土地貧瘠,氣候寒冷,農作物歉收,才又向和平溪下游、三棧溪及木瓜溪、清水溪、紅葉溪、等流域移動,故而整個秀林鄉和花蓮縣區內縱谷西緣(萬榮鄉、卓溪鄉)皆有太魯閣族人的蹤跡。

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發現的太魯閣族舊部落遺址達七十九處,其社址分布遍及立霧溪主流及各支流兩岸。

還有一隻群甚至遠達今日的宜蘭線大濁水溪,與泰雅族會和,踏出台灣中北部高山地帶錯縱複雜的越嶺道,如匹亞南山道、比亞毫山道等。太魯閣族的遷移並不是放棄原來的祖居地,而是留一部分族人,仍緊守祖先的發祥地,另一部分的人則出外尋求新的生活天地,容納新增的族人,另立新族群的門戶,將新獵場和新耕地用來滋養族人的生活。因此太魯閣族東遷後,南投縣老家仍然留下許多族裔,也就是學術上稱呼的「西賽德克亞群」。

太魯閣族的正名

台灣原住民包括、「原住民」與「平埔族」。一般之認定以為仍然保有其文化特質者稱為原住民,而幾乎已全然漢劃者稱作平埔族。

目前狹隘的原住民之定義僅指「原住民」,而把「平埔族」排除在外,而另平埔族孤身於原住民族與漢族邊緣,身分尷尬。知道自己並非漢族而又無原住民身分,以還原其原來之族群真相,不過往往阻礙重重,政府應該重視原住民族的文化傳統以及各民族的歷史,進而讓原住民族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真正族名,讓他們有尊嚴,昂首生存在這片土地,而不愧對於自己的祖先。

平埔族確實是與原住民同屬於南島語族(Austronesian)支系之一。南島語族分佈於太平洋地區之許多島嶼上,其總人口數約為二億五千萬人,其中台灣現有的「南島民族」約有四十四萬人。

目前台灣原住民有十六族:阿美(Amis)、排灣(Paiwan)、

泰雅族(Atayal)布農族(Bunun卑南族(Puyuma魯凱族(Rukai鄒族(Tsou賽夏族(SaiSiat達悟族(Tao)邵族(Thao噶瑪蘭族(Kavalan太魯閣族(Taroko撒奇萊雅族(Sakizaya賽德克族(Seediq拉阿魯哇族 (Hla'alua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

邵族:原被歸類為鄒族,後於2001年8月8日合法承認。

噶瑪蘭族:原被歸類阿美族,後於2002年12月25日承認。

太魯閣族:原被歸類成泰雅族,後於2004年1月14日承認。

撒奇萊雅族:原被歸類成阿美族,後於2007年1月17日承認。人口為向內政部申報者。

賽德克族:原被歸類成泰雅族,後於2008年4月23日承認。拉阿魯哇族:世居高雄市桃源區與那瑪夏區。原被歸類成南族,後於2014年6月26日合法承認。人口為向內政部申報者。

卡那卡那富族:世居高雄市那瑪夏區一帶。原歸類成南鄒族,後於2014年6月26日合法承認。人口為向內政部申報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原產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