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邵族的刳木藝術

刳削是台灣原住民各族群較精湛的木工工藝,這種工藝是利用一把小刀就可製成格種富有民族特色的器具。

邵族枯木工藝所生產的物品主要有舂米用的「木臼」貯藏用的「木桶」,製酒、製糕用的「蒸筒」等容器,以及「獨木舟」等等。由於五穀雜糧都包有一層殼,所以一定要先去殼或在磨粉才能夠製作成各種美好的飲食。而在沒有研磨去殼機器的時代,「臼」就是用來將穀物去殼磨碎的器具。古時掘地為「臼」,後代進而刳木為「臼」,機動又便利。杵與臼是邵族人用以舂殼用的。「木臼」以粗大木幹製作,搬動容易,隨時用來去穀或搗熟食。「杵」就是「臼」的傳用搗器。杵約於五、六尺長,中細,兩頭削成圓柱約各兩尺,臼唯一大圓形木頭,細腰,中間挖空兩尺長。在以前種「栗」的時代,栗都懸掛在屋簷或廚房牆上貯藏,要食用時就取下一天的數量放入臼上,不多不少;至於「稻米」的舂法與「栗」相同。

日月潭附近水社的邵族人會使用木舟,這些木舟則是用一根根大木刳削而成的獨木舟。邵族有船的文化,自然和他們居住的環境有關。獨木舟,是一種往來潭中,載人、運貨、捕魚都相當合宜的重要工具,大的可容納十餘人,小的則可坐上三、五人。當年邵族人仍聚居於光華島的時候,就是憑著獨木舟和外面的房客往來。邵族世居日月潭,早期住在拉魯島上。獨木舟是邵族特殊的交通工具,獨木舟是採整塊樹幹挖成可容人乘坐的舟船,或右大樟樹的主幹一剖為二,再把當中的木心部分剖除而成獨木舟,邵族成為「魯扎」(Ruiza)。

邵族的竹、木器工藝

邵竹人利用生活周遭的森林資源,例如樹木、竹類等製作生活上所需的各種器物,桂竹是大自然賜給原住民的食物,幼苗幼筍是原住民餐桌上的美食,粗壯的桂竹也成為各項日常生活用具的最佳來源,舉凡背籃、酒器、童玩……等,都可聞到淡淡的竹香。古昔邵族男子都是精於製作自家生活的器物,女子也都是精於織布製作衣物。

邵族的木器工藝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l  「木杵」:搗米用具。

l  「木臼」:搗米用具。

l  「槍柄」:狩獵用具。

l  「酒盅」:食具,用以儲存酒精飲料。

竹器工藝則有:

l  「背籃」:背載農作物、小孩、薪柴等。

l  「酒器」:儲放「酒盅」。

l  「童玩」:竹青蜓等。

l  「弓箭」:狩獵用具。

l  「弓琴」、「竹口簧」:為樂器,用於演奏。

l  「漁具」:魚筌、蝦筌等。

邵族的紡織工藝

不管是哪一個地區的原住民紡織術,紡線方法都採用垂直紡軸,而織機也都屬於平地腰機型,織機的夾布板兩端,掛在織女們腰部,經線的尾端繞結在經線筒或粗線軸上面,用兩腳蹬著。

李芸萍在「生活藝術之美」中,曾經介紹台灣原住民紡織一般大致織程序:

l  步驟一:種麻、採麻:傳統織布以苧麻為主要原料,麻種植在山谷濕地,年收三至四次。採麻時割下麻莖,抽出麻織纖維,再搓成粗細不同的麻線。

l  步驟二:紡線、框線:將麻線纏於以紡輪與紡錠組成的紡車上,目的在於使得麻繩拉得更為緊實;而後將麻繩繞於框線架上,整理成束。

l  步驟三:漂白與染色:將整捆麻束與炭灰攪柔,再放入鍋中加入與炭灰一同煮,曬乾後便成白色。再運用植物的有色汁液,浸染成色。

l  步驟四:打蠟:染好的麻線,用蜂蠟將線打滑。

l  步驟五:理經:依照所需布匹長度與織紋,調整理莖台孔洞所插的木棒數,並決定繞線方式。

l  步驟六:上架、纏梭:再正式開始織布前,要先完成上架與纏梭的動作。將理好的經線套入織機,即為上架,再將緯線纏到梭上,並可開始織布。

l  步驟七:織布:經、緯交錯穿梭,就成為美麗的布匹。

邵族的冶鐵工藝

在邵族人本族間盛行物易物,邵族人Skapmumu(毛)氏族是負責打鐵的,因此其他氏族欲得鐵製工具如鋤、收穫刀等,都要用粟或豬向Skapmumu氏族的人換取。在邵族人中通常做為易中的物品要粟、米、豬、雞、牛、鹿皮、籐籃等,交易的價值大致都有共識,例如一件鹿皮可以換十五斤鹽,一斤鹽又可換粟十斤。

Skapmumu氏族,在祭典中專門掌管祭曆和除穢祝壽的儀式;而在經濟活動上則專門從事鑄鐵,在製造成為武器或農具。製造的武器例如:刀、矛、簇等;農具則有:鐵鍬、鐵鋤、收穫刀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原產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