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遷徙的歷史

從各部落的口傳與起源神話中,除了最北方的拉瓦爾雅(Raval)系認為祖先發源於大武山山脈的大母母山峰之外,其他各部落大多將大武山kavulungan(古老的地方)視為排灣文化的發祥地。遷徙是排灣族歷史中一個重要的課題。每一個部落中也流傳著對於「人」是如何來的起源神話。追朔起源的神話,無論是太陽、陶壺、百步蛇,雖然地方知識的不同,各部落口傳神話彼此有差異,但是在當代的族群凝聚與文化復興運動下,在社會歷史變遷下,神話中的符碼已經成為今日族群認同的圖騰。

在布曹爾(Butsul)系的Paumaqmaq(巴武馬)亞群,幾百年來不同部落起源的口傳,就是最早來到此地建屋始祖的故事,也就是部落的核心家ka  tjumaq(真正居住的原家)。家族傳下屬於自己的部落歷史,長久下來每個部落有其獨特的口傳歷史。無論是政治外力上、自然因素的天災所致,遷徙的歷史也造成不同部落之間的地方差異。

排灣的兩個概念Tjautsiker與Mirimiringan

同樣是口傳歷史,在排灣族語中卻有不同的字眼來區分。在Butsul系的Paumaumaq亞群,Sasusuan是強調有名有據的人事物口傳的傳承過程、而Tj-autsiker指「真的發生過的事實」,是世世代代相傳,而且是不可任意刪改編撰的口傳敘述,在祭儀舉行期間,小孩與父母都聚精會神地傾聽老人家講述Tjautsiker。Mirimiringan,往往意指內容誇張、不可思議的故事。

屬於Butsul系Paumaumaq群的內文社更有相關的口傳,「內文社的Ruvaniau家族傳說中,有個祖先叫做Sara’ac,當他從北方的原家鄉  Paumaumaq往南方出發,有一個叫做Miringmiringan的神人跟隨著他,到處唱歌創造小米、創造芋頭和創造人類,為排灣族建立了大功,因此他死後祖先Sara’ac模仿其型將其製作在茅上」。在Raval系的Mamazagilan來源神話中也有不同的說法:平民家兄弟撿到了一個Dilong(一般民生用陶甕),放在灶上面,陽光照射後孕育出太陽之子一對子女,嬰兒必須由特定的三個家族來照顧、餵奶、洗澡等,否則哭鬧不停。這三個家族就成為後來的士族階級。這是透過神話來包含部落組織結構之正統,神話與儀式正式在南島語族的文化溯源上扮演了重要的機制。

其他系群的口傳更是豐富。有的說太陽指定百步蛇來幫忙孵卵,甚至也有迥異於Raval系的起源神話說著,傳說太陽產下四個卵,兩個由青竹絲孵出,是為平民祖先,其他兩個卵,由百步蛇孵出為貴族祖先之差異。無論是Raval系的神話所述「優秀的平民家族照顧太陽之子」,或是其他系群、部落的神話之轉喻、轉型,而有「蛇幫忙孵蛋」的口傳神話。無文字的排灣族用神話起源來解釋社會結構中的存在差異。

差異與融合的歷史

排灣各部落中都反映出地方文化特色、遷徙與差異融合的各種可能,不能用單一的文化特質去解釋與概括。在排灣族分佈最北端的Raval系,地理位置近魯凱族,兩族通婚頻繁,他們與魯凱族一樣有「長子繼承」及其他物質文化,反而與同屬排灣族之Butsul系差別較大。但是,Raval系的部落口傳與神話,卻有相當完整的起源神話;一方面,清楚說明太陽之子(頭目)與土地之子(平民)階序組成之來源,另一方面,也解釋兩種不同階序(一為太陽卵生、一為石頭生)是如何合併為共同部落的歷史。

如果,將完整度較高的北部排灣Raval起源神話視為原型,將其他系群部落「百步蛇來幫忙孵蛋」、「蛇吞食太陽蛋」、「陶壺Reretang是和百步蛇聯姻交換而來」…等視為原型神話之變形,這樣的假設是否成立呢?我們雖然無法進一步證實這樣的推測,但是,從神話起源的區域差異,似乎也可以理解排灣族地方傳統知識的多樣性。而多元多生的歷史口傳與敘述傳統,也成為當代排灣族族群文化的在地特色。

最近部落旅遊興起,也很多導遊人員對於原住民部落傳說的版本分歧引以為惑,其實這應被認為好現象,過去不為人知的部落傳說卻仍然是「活」的,是一種持續演繹的活文化,不會因為大社會遺忘而死去,這才是值得珍惜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原產會 的頭像
    原產會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協會

    原產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