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族族群服飾
鄒族以往的傳統的服飾有皮革、麻布及棉布三種衣料。皮革為男性主要衣料,由男子自己揉製;麻布以前由女子自織;棉布自古以來都是向漢商購買。
鄒族女子服裝
女子上衣
鄒族女子平日穿著的上衣(Yusunomi’iei)是一種長袖、對襟長治腰間臍部的棉布短上衣。鄒族女子通常穿著兩截式長袖的上衣,捲著拖長到足部的腰帶,帶著五色繽紛的彩帶頭巾,相當豔麗。
女子胸兜
婦女胸兜(Keo’inomaamespingi),以斜方布為料,將上角剪平成五角形。自兩上角繫帶掛於頭上,兩側角繫帶,結於腰背。
女子內褲
鄒族女子內褲稱Pancu。
女子腰裙
腰裙(Taf’u)即圍裙,鄒族女子以兩塊布織成腰裙。腰裙以方形布滾曲尺邊,左右兩塊以腰帶束之腰際。
女子腰帶
腰帶以紅綠色棉布為主要顏色,兩端都有繡邊。
女子綁腿
綁腿(Totfu)又稱為小腿兜、膝褲。以黑白色方布相間為之,自膝下束於小腿部。
女子皮鞋
鄒族女子亦有以皮製作之皮鞋(Sapiei)。
鄒族女子裝飾
女子繡花頭巾與帽飾
鄒族以紅線絨球,玻璃管珠裝飾成成年人女子的帽飾,後面的長幅布條原為黑色,目前族人喜歡使用紅、金兩色,有著漢氏圖案的布料。鄒族傳統之女子頭飾,分為兩部分:一是頭巾(Ceopnagunomaamespingi),一是帽飾,先將兩邊繡著精美圖案的長條頭巾纏繞於頭上,再於前額綁上有著毛線絨球及玻璃管珠的頭帶。
女子耳飾
鄒族姑娘們掛著用銀或黃銅製成鉤狀耳環。但大多使用漢式的銅耳墜。
女子胸飾
鄒族女子胸飾飾環狀的貝殼玻璃珠串,十分鮮艷奪目。
女子額飾
鄒族女子在平時以黑布纏頭,一旦到了結婚或部落盛大祭儀之時,則佩戴用珠子裝飾並有挑織紋樣的額飾(Paiftonga)。額帶是貝片與玻璃珠之穿綴物。
女子手鐲
鄒族女子手鐲有銅鐲與珠鐲兩種。
女子頸圈及頸鍊
鄒族女子之頸圈及頸鍊用貝珠、獸牙與玻璃珠混合穿綴而成。
女子指環
鄒族女子之指環用貝珠及玻璃珠穿成。
鄒族男子服裝
古代鄒族的傳統服飾,男性以野鹿、山羌、山羊等獸皮縫製衣、褲、帽、鞋等來穿著。揉皮是鄒族特殊且著名的工藝。
男子紅上衣
鄒族男子的紅上衣,外表鮮紅,內為黑色,盛裝時穿著紅色,但如果遇上喪事,則穿著黑色。
男子黃上衣
古昔鄒族男子還有黃色上衣,提用鮮黃布料做成的再盛裝時穿在紅衣之內,亦可當外衣穿。今已失傳。
男子皮披肩
鄒族勇士將獵得的山羊皮揉製成革,裁製出合身的肩披,又用獸血在上面畫著祖先的文字。每逢各種聖祭時穿在身上,一再以今人節至的靈性呼喚祖靈的護佑。
男子皮套褲
皮套褲以鹿皮縫成,上尖下方,中間為筒形,上端掛於腰帶上,下端束於小腿部。
男子皮套袖
以鹿革縫成長筒形,中央從內面開口,兩端削尖,以細革帶趟在中指上。
男子鹿皮背心
以帶毛之鹿皮縫成,前襟僅掛肩,前面不低於胸部,後面長及於臀。
男子熊皮衣
有獸毛者較暖和;無獸毛者較輕便,外出工作較適合。
男子長服
以黑色棉布為面,紅布為裏,有袖子及對襟,長及於膝。
男子胸兜(胸袋)
有大小兩種型式,以方形麻布,四角定布帶交叉繫之,掛於肩頭上,折合為袋形。
男子遮陰布
遮陰布為遮掩私處的布塊或皮塊。
男子頭巾
鄒族男子將兩端刺繡的頭巾捲在頭上。
男子綁腿
鄒族之綁腿圖文為黑白相間的方格,為狩獵時加穿鹿皮製
的綁腿用以保護腳部用的。
男子皮鞋與皮帽
皮鞋是在草叢間行走時保護足部用。部落祭典時則戴上象
徵責任和膽識的皮帽。
鄒族男子裝飾
男子額飾
鄒族的額飾(Paiftonga)是用熊皮、方貝製成的。
男子耳飾
鄒族的耳飾(Kuipacu)是以貝製成的三角形耳環,三角
均呈尖形,外表磨光,並加珠飾。也有以月光貝製成的半
月形耳飾。
男子胸飾
鄒族人用貝殼或玻璃珠綴成的珠鍊纏在頸上或垂於胸
前。
男子貝串
鄒族男子的飾物中必定少不了貝串(Kacace),在熊皮帽
飾、火器帶、腰刀背帶上一定會有貝類的飾物。
男子頭飾尾羽
鄒族人喜歡頭飾尾羽(Teofsu),鹿皮帽或羌皮帽加翅飛
羽是鄒族男子最顯著的特徵。
男子山豬牙臂環
鄒族男子還用獵獲的山豬牙綴以紅、綠、黃色的布條為臂
環。